《反内耗: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》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mobi 转 pdf 《反内耗: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》

《反内耗:如何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》

2023-04-03 11:2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,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:【电子书123】(dianzishu123123),首页回复数字3816,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.

内容简介

工作有一点变化,就彻夜辗转难眠,担心领导对自己不信任;

考试还没开始,就担心自己考不过;

恋人没及时回复信息,就开始胡思乱想;

遇到事情需要选择,就左右为难,纠结很长一段时间;

……

焦虑、犹豫、纠结、自责……这些看不见的内耗正在毁掉你!我们心里不断爆发的“战斗”实际上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消耗——这就是内耗!它将摧毁我们所有的热忱与行动力。作者用清晰、有效、易操作的心理训练,帮你终结“内耗”。

作者简介

于德志,心理服务行业破壁人

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。研究并投身心理服务近10年。26 岁开始自主创业,曾为中兴通讯、海尔、阿里巴巴、长城汽车等品牌提供多年公众沟通服务。倡导以提高个人心理灵活性来有效处理各种心理困境,针对中重度抑郁康复、失眠、焦虑处理,以及亲子教育、青春期叛逆、夫妻关系处理等,推出了多套训练课程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

试读

三个大脑

从进化的角度,我们人类其实拥有三个大脑:它们分别是爬虫脑、哺乳动物脑(也称情感脑)和大脑新皮层(也称理智脑)。

其中,爬虫脑主宰着我们的呼吸、心跳、内分泌、消化、免疫等生命基础功能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。我们的意识,由情感脑和理智脑共同掌控。因此,我们将主要来了解这两个大脑。

在角色分工上,情感脑主宰着我们的感受系统,让我们经历各种情绪体验,比如恐惧、愤怒、惊讶、欢乐等;而理智脑则负责控制我们的认知功能,包括语言理解、注意力、判断、学习、记忆、推理、计划、控制、人际交往等。

在意识层面,理智脑和情感脑是同时发挥作用的。

一方面,理智脑可以控制情感脑,比如对个人至关重要的感受与行为抑制能力,理智脑所拥有的是一项重要的“刹车”机制。斯坦福大学科研工作者在脑成像研究中发现:当学生们看到令人反胃的图片时,他们的情感脑会立即做出反应;但如果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控制情绪,那么图像立刻会显示出他们的大脑新皮层成为最活跃的部位,而学生的厌恶反应,则会相应下降。

所以,理智脑可以通过调整认知和运动过程,发挥出改变感受或阻止行为执行的作用,比如运动抑制、抵制诱惑、延迟满足和冲动控制等。如果理智脑不能正常启动行为抑制过程,人们将会面临冲动、强迫和注意缺陷等症状。

需要强调的是,理智脑的调用,需要我们注意力和意志力的配合。

同样,情感脑也可以影响理智脑。生活中,我们经常能见到的“行为失控”现象,就是情感脑压制了理智脑的功能。

二十年前,耶鲁大学的安斯顿和特里西亚·高曼-拉奇克博士在动物试验中首先阐明:情感脑可以关闭前额叶皮层,让它丧失做出反应和控制行为的能力。

随后,这些研究逐渐延伸到人类。研究发现,在压力下,控制情绪的杏仁核会导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过量生成,这会让掌管高级认知功能的前额叶皮层丧失功能。

事实上,当情绪过于强烈时,我们会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自控,无法做出长久有益的理智行为,会呈现出情绪化或不理性的心理状态。日常生活中的愤怒、攻击、成瘾等非适应性行为,以及白芸想要亲近父亲,却在看到父亲时拔腿就跑的动作,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写照。

那么,既然理智脑可以控制情感脑,我们能不能多使用理智脑,或者干脆只使用理智脑呢?

┃大脑的两种工作模式

我们的大脑有两种工作模式:自动导航和理智控制。

所谓自动导航,指的是面对各种挑战,我们依据习惯来做出反应,比如走路、开车、认路、运动等等。在自动导航行为的背后,是大脑内特定的神经元连接回路——无须思考,自动反应。而理智控制与自动导航正好相反,我们通过有意识的思考、分析、判断、决策、执行等过程来行动。

有研究认为,日常生活中90%的时间,大脑会调用自动导航模式;而只有不到10%的时间,会采用理智控制模式。这是进化形成的大脑工作机制,是人类卓越的适应本能之一,因为大脑是高能耗组织。

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,虽然我们大脑的总质量为1400克左右,仅占个人体重的2%~3%,但能源消耗占比却非常高:其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%,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%,身体所需葡萄糖总量的20%被大脑细胞所消耗。

高能耗特点,决定了大脑的工作机制一定是节约型的——我们的生活更多依赖于自动导航模式,而非理智控制模式。

实际上,有研究认为:自动导航能力,决定着我们能否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。

2014年,瑞士《人类神经科学前沿》杂志发表了日本神经学专家的一项研究报告。核磁共振成像显示:擅长突破过人,脚下技术灵敏、花哨、充满创意的巴西天才足球运动员内马尔在盘带、过人时,脑部活动要比业余球员的频率低10%。日本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研究员、神经病学家英一内藤认为,这是大脑自动导航的结果,“脑部活动减少,意味着更小的脑部运转负荷,这能让球员一次性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。我们相信,这让内马尔有能力进行复杂的假动作”。

在这里,大脑自动导航能力成为区分天才与否的标志。英国的一项研究,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自动导航能力的价值。

在伦敦,要想成为出租车司机很难:平均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记忆城市25000条道路布局,然后才能领取执照。早在2000年前后,脑神经学家就发现,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与普通人不同:他们大脑后部一片负责记忆空间方位的区域,相比对照组体积较大,神经元连接更加发达。科学家想通过研究了解,这种差距是天生的,还是训练后出现的?对个人来说,这种差距意味着什么?

无论是内马尔的大脑活动研究,还是伦敦出租车司机大脑成像研究,都集中表明了一点:在两种模式中,训练所依赖的理智导航模式会改变大脑结构,提升自动导航能力。而理智导航能否成功转化为相应刺激下的自动导航能力,会直接决定我们的专业能力和表现水平。

从有意识反应到无意识反应,这是我们适应世界、提升能力的过程。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“知道……却做不到……”,原因就在这里:大脑更习惯于自动导航,理智脑的调用需要有大量资源支撑,所以它无法独立主宰一切。

试验推送

出租车执照培训对大脑的影响

试验负责人:

英国伦敦大学的神经学家凯瑟琳·伍利特和埃利诺·A.马奎尔

被试对象:

79名参加出租车执照培训的学员,31名年龄、智力、教育水平与学员相仿的普通驾驶员

研究过程:

1.实验前测试:在试验一开始,研究人员就对110名被试做了工作记忆(亦称短时记忆)、长期记忆测试,确信他们的水平相差无几,然后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他们的海马体大小。

2.四年后,79名学员中有39位成功拿到出租车执照的学员和20位考证失败的学员同意参与后期研究。研究人员再次对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、海马体大小进行了测试。

研究结果:

虽然四年前所有被试工作记忆、海马体大小都相差无几,但四年后,那些成功获得出租车执照的司机,在记忆表现上远好于那些失败者。核磁共振图像显示,成功者的海马体平均变得更大,而失败者的大脑海马区从始至终都是相同的大小。

┃情感脑的决定性作用

理智脑无法取代情感脑,不仅源于进化、源于能量分配,还在于离开了情感脑的工作,我们的生活会很快陷入混乱。

研究显示,在自动工作模式下,起作用的核心是情感脑——我们依据感受而非理智快速做出判断、选择、决定。离开了感受,我们会陷入无尽的自我怀疑。

在心理学研究中,保罗·艾斯才格博士和达马西奥博士曾提供了一个著名的案例:某会计师,智商高达130,事业成功,婚姻美满,和妻子育有多个孩子。由于一个脑部手术,他的情感脑和理智脑丧失了连接,出院后,虽然他的智商水平依然出类拔萃,但他却丧失了决策能力:没有了感受的帮助,哪怕是最小的决策,他都会犹豫不决。结果,感受的丧失很快让他的生活混乱不堪,最终他失去了工作,也失去了家庭。

在其他几例大脑情感部分受损而理智正常的病例中,研究人员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:离开了感受的帮助,我们的理智无法完成哪怕是微小的选择。

所以,从本质上讲,我们并非理智人,而是感受人!

这就是情感脑必须得到尊重,而不能被理智压制的原因。

不仅如此,自由体验并拥有感受,是感受自我、创造自我价值以及寻求内心宁静的关键。一旦情感脑长期受到理智脑的压迫,来访者很快会体验到被拒绝感、丧失自我感、生活没有意义感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表明:理智脑压抑负面情绪本身,就会对我们的心脏和动脉造成巨大负担。

咨询中,大量的来访者都采用过压制式的问题处理方案:我希望通过理智控制的办法处理自己的感受问题,比如,“我不能这么悲伤,我要振作起来”“我的感受没什么重要的,关键看你感觉如何”“我知道现在不能紧张,我必须控制住自己”……实际上,这些会诱发理智脑与情感脑冲突的内耗式解决方案,只会让他们在困境中越陷越深。

┃放纵情感脑会发生什么

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,情感脑可以被控制,但不能被长久压抑。但如果换个方向,让生活完全遵循情感指引,会发生什么呢?

我的一位来访者小尹,有一个4岁的女儿,丈夫是自己的大学同学,两人原本都奋斗在高铁建设工地上,事业、生活看起来都非常美好。产后为了照顾孩子,小尹回到了城里,而老公依然奋斗在野外,每年能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。渐渐地,小尹越来越希望丈夫能回到自己身边,但现实的压力却让他们无从选择。

两年多的分居生活,独立料理家中的一切,让小尹不堪重负。一个年轻有为的已婚男同事A进入了她的生活,她再次体验到被呵护、被关照的美好。可惜好景不长,对方的妻子很快发现了问题,并闹到了单位。男同事A因此而远离了小尹,并公开声明自己不爱她。这一切让小尹无法接受,“你说他爱我吗”成了她急欲求解的核心问题。

为此,她运用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,想要做出求证。但除了感受到更多的伤害,她一无所获。

像小尹一样,很多人都有这种彻底忽略甚至放弃自己的价值观,让理智屈从于感受的盲目行动经历,哪怕它们只会带来真实的伤害。

为什么会这样?为什么当我们陷入强烈感受时,很难做出长远有益的行为?研究显示,在压力下,当感受成为我们行为的主宰时,我们更容易选择即时刺激反馈而非长远价值反馈。生活中,我们常常看到有社交问题的来访者为了远离恐慌感,会选择回避社交;因学习而苦恼的孩子,为了减少痛苦,会选择不看书甚至休学;有关系冲突的夫妻,为了维持表面和谐,会选择减少沟通……

所以,了解大脑的运作模式,我们就会知道面对挑战的关键:接纳情绪体验,无论它们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;迅速停止内耗,将宝贵的身心资源用于及时补足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种能力;然后坚持用积极的价值观来引领自己的行为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